首页  学校首页  部门介绍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创新创业  教学质量  办事流程  管理制度  资料下载 
 部门介绍 
 领导及分工 
 科室设置 
 教学运行管理 
 实验室建设 
 海外学习实践 
 实践教学中心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工程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科竞赛 
 质量报告 
 教学评估 
 教学检查 
 师资队伍 
 学籍管理 
 教学运行 
 创新创业 
 学校文件 
 上级文件 
 教学运行 
 学籍管理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教学研究 
 课程教材 

    

关于参加2022年四川省 / 重庆市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的通知

2022-09-27   点击:[]

“2022 年四川省/重庆市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即将开始(该项目被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纳入2022年省级大学生竞赛项目),请各学院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具体赛事相关信息如下:

一、比赛名称

2022年四川省/重庆市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

二、赛制安排

大赛共分为学校选拔赛、省赛和川渝对抗赛三个赛段。

学校选拔赛采用网络答题方式,川渝统一竞赛题库,每名参赛学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比赛平台报名注册并在指定时间通过竞赛系统随机抽题完成答题。

省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以团队(3人)参赛。第一阶段采用开放性主题调研报告方式,进入省赛的学生团队自行确定主题调研题目,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制作成果展示作品(pdf和视频),在大赛平台提交作品;第二阶段采用线上限时答题比赛形式,分为“个人对抗”(客观题,内容侧重信息素养常识性题目)和“团队对抗”(侧重探索性题目,需检索作答)两个环节。

川渝对抗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进行个人对抗和团队对抗,比赛形式同省赛第二阶段;第二轮进行现场作品展示及答辩。

三、大赛时间及赛程安排

(1)院校报名阶段(图书馆负责完成)

9月19日-9月25日,川渝地区各本科院校自愿报名参赛,并于9月25日18:00前将各校《2022年四川省/重庆市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报名表》分别报至四川省/重庆市大赛组委会处。请各高校竞赛联系人及时加入QQ工作群(仅限负责竞赛工作的老师进群,请勿邀请参赛学生入群)。

(2)学生报名阶段

9月27日-10月21日为学生报名时间,各校自行组织参赛学生在大赛平台上(或通过公众号)完成报名注册。

大赛平台链接:http://scc.apabi.cn/study/

手机端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川渝大赛-我要报名”入口。

(3)赛前培训阶段

9月27日-10月21日期间,统一开展线上培训,发布赛前训练和学习平台。组委会将分别安排针对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线上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4)学校选拔赛阶段

10月22日,参赛者登录大赛平台进入竞赛答题界面,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答题。组委会根据川渝教育主管部门对省级竞赛项目的相关要求,综合各高校参与校赛的学生数量和成绩,统一公布各高校晋级省赛的队伍名额。川渝共290个团队进入省赛(四川170个队,重庆120个队),各校按照组委会公布的名额数量自行组织推荐赛队(每队3人)进入省赛。

(5)省赛阶段

(11月,具体时间待定)

第一阶段为淘汰赛阶段。各参赛队伍根据要求,完成比赛视频作品上传。参赛作品提交评审系统由专家进行盲评,第一阶段总成绩=每个队伍学校选拔赛团队平均分30%+省赛作品分数70%。总成绩排名前30%的团队(取整:四川前50个队,重庆前35个队共85个队)晋级省赛第二阶段线上竞答决赛。未晋级决赛的队伍根据第一阶段总成绩进行排序,总成绩排名前40%的队伍(取整:四川前50个队,重庆前35个队共85个队)获三等奖。

第二阶段为决赛阶段,采用线上限时答题比赛形式,分为“个人对抗”和“团队对抗”两个环节。川渝晋级决赛的队伍同时在竞赛平台比赛,分别进行成绩排序。决赛总成绩=省赛作品成绩30%+(个人对抗+团队对抗)分数70%。根据各队总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四川成绩排名前15名团队获得四川省竞赛一等奖,重庆成绩排名前10名团队获得重庆市竞赛一等奖;其他进入省赛决赛的团队(四川35个队,重庆25个队)获二等奖。

(6)川渝对抗赛阶段

(12月,具体时间待定)

四川、重庆省赛一等奖队伍中前五名进入川渝对抗赛,对抗赛进行两轮比赛。第一轮进行个人对抗和团队对抗,比赛形式同省赛第二阶段;第二轮进行现场作品展示及答辩,专家根据作品展示及答辩情况现场打分。总成绩=(个人对抗分数+团队对抗分数)40%+专家打分60%,评选出一等奖队伍2个,二等奖队伍3个,三等奖队伍5个。

四、参赛资格及要求

1.参赛院校为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川渝地区本科院校(包含民办本科院校)。

2.参赛学生为竞赛期间川渝地区本科院校全日制在籍在校本科学生,即日常学习、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发放和学位授予均在同一院校。

3.每支队伍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五、联系方式

图书馆杨昌盛,QQ:2367818, 手机:13541050611。请报名参赛的同学加入QQ群915916721,将在群里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大赛相关培训、比赛时间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教务处、图书馆



【关闭】

 

联系与支持

四川省成都市航空港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行政楼2楼
jwc@cuit.edu.cn